為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部署,按照《廣西“保知識產權·護企業發展”專項活動方案》要求,充分發揮檢察、工商聯、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市場監督管理的職能優勢,共同建立知識產權保護綠色通道,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引導企業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結合工作實際,自治區檢察院、自治區工商業聯合會、自治區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建立知識產權保護綠色通道工作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規定了進入知識產權保護綠色通道的工作對象為重點企業和重點商(協)會。即核心技術能力突出,享有知名品牌、高價值專利、優質地理標志、高附加值商業秘密等重點領域的優勢創新和專精特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企業,以及具有一定數量的核心技術、能力突出,享有知名品牌、高價值專利、優質地理標志、高附加值商業秘密等重點領域的優勢創新和專精特新企業會員,且在當地具有一定凝聚力、影響力、組織建設健全的工商聯所屬商會或協會。
《辦法》明確了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分工。重點商(協)會、重點企業所在地檢察機關、工商業聯合會、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是聯系服務工作的第一責任單位,負責轄區內重點商(協)會、重點企業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綠色通道相關業務對接和具體服務工作。自治區檢察院、自治區工商業聯合會、自治區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指導開展服務工作。
《辦法》建立了六項服務措施,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和創業環境。一是快速保護。建立案件線索、重大事項快速處理機制,對涉知識產權案件線索及重大事項建立臺賬,做到當日受理、當日流轉、快速審查、及時辦理,實現行政、司法、監管高效對接,縮短處理周期。二是精準服務。根據企業的行業特點和個性化需求,重點對注冊商標、專利、著作權、商業秘密的維權保護提供服務,從全鏈條保護、維權援助等多方面發力,強化職能服務的精準供給,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針對性強的知識產權保護服務。三是日常聯絡。職能部門采用電話微信、視頻接待、在線咨詢等多種靈活方式,建立暢通便捷、及時有效的雙向溝通交流機制。四是定期走訪。職能部門每年要派員走訪重點商(協)會、重點企業,采取面對面座談、實地調研等形式,聽取企業的意見建議,努力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五是風險防控。職能部門對企業存在的知識產權經營管理漏洞,要依企業要求快速開展預警分析和風險排查,促進企業完善機制、依法管理,抓好風險防控。對企業存在侵權假冒他人知識產權行為的,要及時進行侵權風險提示,推動企業合規守法經營。對侵害企業知識產權的行政、刑事、民事案件,要主動協調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快速辦理,全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六是維權援助。完善推進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快速服務平臺建設。整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優質服務資源,建設司法、行政、社會團體等組成的維權援助快速服務平臺,對企業提出維權需求的,快速提供法律法規政策咨詢、訴訟咨詢、舉報申訴辦理等維權援助快速服務;結合服務平臺建設,建立信息溝通機制,暢通維權援助與行政、司法交流渠道,做好維權援助服務案件數據動態跟蹤;加強調研,有效解決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存在的侵權標準認定難、侵權取證難、跨區域打假難、執法部門自由裁量權濫用等問題。
《辦法》還建立了涉外服務的相關機制。建立涉外知識產權保護快速指導協調服務機制,積極協調國內、國際有關部門,支持企業“走出去”知識產權的獲取和維權;積極利用業已建立的知識產權專家庫資源,為企業提供涉外知識產權糾紛處置對策建議;積極推動海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共享,定期發布信息對涉外知識產權風險作出預警預判;積極發揮國際商會等社會組織作用,協調企業加強知識產權區域合作,提升企業涉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