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檢察院出臺《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為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提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助力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建設,共5個方面20條。
《實施意見》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殷切囑托,堅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檢察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依法能動履職,綜合運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助力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建設,切實扛起筑牢我國南方重要生態屏障的政治責任、法治責任、檢察責任。
《實施意見》明確了依法能動履職,綜合發揮四大檢察職能服務保障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的工作重點。一是充分發揮刑事檢察職能,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依法打擊違規排放、傾倒、處置或者走私廢物、有毒有害物質,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等犯罪,加強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立案監督。二是全面做強生態環境領域民事檢察監督。深化對生態環境侵權損害糾紛案件監督,加強生效裁判結果監督、審判程序違法監督、執行監督,推動生態環境侵權損害責任追究、懲罰性賠償等制度落實。三是精準做實生態環境領域行政檢察監督。常態化開展土地執法查處領域行政非訴執行監督工作,加強生態環境執法領域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履職中發現生態環境領域行政執法機關違法行使或者不行使職權的,綜合運用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糾正。四是持續做好生態環境領域公益司法保護。緊緊圍繞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基本農田“非糧化”,深入開展專項監督。聚焦黑臭水體污染、非法侵占河湖岸線等情形及重點江河湖庫污染問題,推動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系統治理。強化對大氣污染、噪聲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身心健康突出問題的監督。加強對違規用海、非法排污、非法捕撈、盜采海砂、破壞紅樹林等損害公益違法行為的監督,服務美麗海灣建設。針對非法轉移傾倒固體及危險廢物、非法采礦、尾礦污染、非法占用林地、盜采濫伐毀損林木等問題,持續開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等專項監督活動,強化對資源開發利用的司法保護。
《實施意見》要求更新司法理念,不斷提升服務保障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的工作質效。一是貫徹落實恢復性司法理念,助推生態系統治理和修復。堅持生態優先,深化“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生態檢察工作機制,推動適用“補植復綠”“增殖放流”“提供勞務”“購買碳匯”等替代性修復方式修復生態環境。二是積極推進涉生態環境領域企業合規改革,激發企業生產活力,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發展。三是積極探索推動海事檢察工作,服務保障海洋強區建設,助力向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四是強化訴源治理,深入分析破壞生態環境案事件主要特點、發案規律和深層次原因,針對重點地區、行業和領域,制發檢察建議,推動訴源治理、系統治理。五是堅持司法辦案“三個效果”有機統一,推進生態環境領域矛盾糾紛化解。
《實施意見》細化了助力提升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工作合力的協作配合措施。一是推動生態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探索與審計機關、紀檢監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公益保護協作,形成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共護生態優勢工作合力。二是推動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銜接,依法支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探索在生態環境領域民事公益訴訟中適用懲罰性賠償。三是進一步加強外部協作機制建設。探索推行互提需求,互辦實事“雙清單”制度,把已建立的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共識轉化為務實工作成效。全面推行“河(湖、林、田)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積極參與重點流域水環境和生態功能重要區域綜合治理,協同推動生態優勢更多轉化為發展優勢。四是推進生態檢察一體化機制建設,落實監督辦案一體化要求,完善案件線索統一管理、監督辦案一體推進、人員力量依法調用的辦案模式,健全上下級檢察院依法接續監督機制,聚焦黨委政府高度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突出問題,集中力量辦理一批“硬骨頭”案件。
《實施意見》要求建立健全服務保障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各項舉措落地落實的工作保障體系。一是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加強統籌謀劃,細化工作措施,壓實工作責任,推動各項服務保障措施落準落細落實。二是不斷提升服務本領,堅持強基導向,突出加強基層檢察院履職素能培養。落實行政機關專業人員兼任檢察官助理制度,深化檢校合作,著力打造精通檢察業務、熟悉生態環保知識、了解資源開發利用、掌握綠色金融發展、善于辦理疑難復雜案件的專業化辦案團隊和生態環境保護檢察人才隊伍。三是強化檢察大數據賦能,全面推進涉生態環境保護案件流程監管、業務數據核查共享、信息公開等智能化建設,加快推進“個案辦理—類案監督—系統治理”數字檢察實踐,以“數字賦能監督”促進生態環境治理系統性深層次問題解決。四是營造綠色發展法治氛圍。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加大以案說法、以案釋法力度,圍繞污染治理、鄉村振興等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法治宣講,推動形成全社會廣泛關注、全民共同參與、全方位合作共護生態優勢、推動綠色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