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至7月,廣西檢察機關監督立案、書面糾正偵查違法數同比分別上升21.6%、33.8%!8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崔智友作為全國檢察機關唯一經驗發言代表在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上作了題為《強化新時代法律監督,共同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經驗發言,發言中廣西檢察機關開展“兩項監督”工作情況成為關注的“亮點”,展示了“廣西檢察監督智慧”,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檢察監督樣本”。
近年來,廣西檢察機關持續更新檢察監督理念,堅持“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不斷提升法律監督能力水平,積極推動立案和偵查活動監督走深走實,促進偵捕訴各環節案件質效同步全面提升。今年1至7月,絕對不捕、存疑不捕和排除非法證據不捕案件數同比分別下降28.3%、29.4%和22.2%,退回補充偵查數量同比下降62.8%,檢察環節刑事“案-件比”優化至1∶1.2。
廣西檢察機關的經驗做法是:
前移監督端口,實行同步動態監督
廣西檢察機關以全面推進在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設置派駐檢察室改革為契機,著力提升監督精準度和時效性。目前,廣西檢察機關在公安機關設立派駐檢察室326個,在海關、海警、邊檢系統設立派駐檢察室32個。一是打破信息壁壘、助力線索發現。通過開通數據端口、開放登錄賬號等方式,實現與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系統互聯互通。派駐檢察人員定期對系統中的刑事和行政案件材料進行查閱,及時掌握公安機關執法辦案全流程信息,并與檢察業務系統數據進行比對分析,促進及時發現監督線索。如賀州市八步區檢察院通過逐案查閱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系統中行政案件材料,2019年以來先后發現立案監督線索15件,占該院同期立案監督案件總數的60%。二是轉變監督方式、增強監督時效。充分發揮“駐”的優勢,派駐檢察人員靈活運用旁聽審訊、調閱卷宗、查看監控錄像等方式,與公安機關執法辦案同步推進監督。今年1至7月,全區檢察機關監督公安機關立案數同比上升21.6%,公安機關采納率上升4.94個百分點。三是延伸監督觸角、形成監督合力。分別與公安、海警、海關、邊檢等各有關部門聯合出臺辦案協作辦法,建立聯席會議、案件會商等機制,定期通報辦案情況,實現業務互聯、辦案協同、數據共享。
健全監督工作機制,依法規范監督
自治區檢察院加強與自治區公安廳等有關單位溝通協調,制定下發加強“兩項監督”工作的實施細則等文件,健全工作機制。一是完善提前介入機制。對命案等重大疑難刑事案件,公安機關在案發后及時商請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檢察機關根據案情實行同級介入、上下級聯合介入或者省市縣三級共同介入,發現偵查活動違法的,及時督促整改。今年1至7月,全區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案件數量同比增長159.8%,書面糾正偵查違法數同比增長24.5%。二是完善聽取檢察機關意見機制。明確對黑惡勢力犯罪等九類案件,公安機關在提請批準逮捕或移送審查起訴前應聽取檢察機關意見。接到公安機關邀請后,視案件類型由同級或者上級檢察機關通過聽取案情介紹、查閱案卷、聯合會商等方式進行審核把關,并對案件事實、證據收集、法律適用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對涉黑案件和重大涉惡案件,統一由自治區檢察院選派業務專家進行審核把關,對其他涉惡案件一律由市級檢察院指定業務骨干嚴格把關,堅決做到“不湊數、不放過”,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司法。三是完善引導取證機制。適應“捕訴一體”辦案機制要求,專門就毒品和命案制定證據指引,并對危險駕駛等十五種常見罪名專門制作“表格菜單”,詳細列明指控犯罪所需證據種類,把裁判標準向偵查前端傳導,促進提高偵查取證質效。
創新工作方法,提升監督質效
一是以專項行動加強重點領域監督。聚焦黨委和政府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積極部署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持續開展涉民營企業刑事訴訟“掛案”專項清理工作,深化開展破壞環境資源、拖欠農民工工資等系列專項監督活動。二是著力提升監督信息化水平。按照高檢院統一部署,加大偵查監督平臺的推廣運用,實現“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平臺嵌入檢察業務系統中,按照“一案一卡”原則,將覆蓋偵捕訴各環節的監督事項細化分解為28類88項436個監督項目,按照偵查行為違法違規程度設置四檔差異分值,由承辦檢察官逐項對照填錄,為監督提供量化指引和適用規范。今年平臺上線運行后,全區檢察機關監督撤案數同比增長140%。疫情防控期間全面激活遠程視頻系統,引入微信、QQ等移動互聯系統,確!皟身棻O督”力度不減,實現監督立案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同比增長35.7%的良好效果。三是優化監督工作管理。堅持定期召開業務核心數據分析會,專題研究“兩項監督”工作情況并進行通報、約談,促進自我加壓、提升工作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