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上午,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舉行“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主題開放日活動,邀請部分全國及自治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記者走進檢察機關12309檢察服務中心等工作場所,近距離感受檢察機關群眾信訪工作。
“遠程視頻接待系統實現了從最高檢到縣區基層院的四級聯動,既大大提高了服務質效,又有效減輕了當事人訴累!痹谀蠈幨腥嗣駲z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的遠程視頻接待室,通過遠程視頻接待能實現涉檢信訪“雙贏”“多贏”“共贏”效果得到了代表、委員們的一致好評,特別是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12309檢察服務中心辦理的一起司法救助案件代表、委員們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今年3月4日,為了保障人民合法利益不受疫情影響,南寧市兩級檢察機關上下聯動,與江蘇省檢察機關通力協作,利用遠程視頻接訪系統,對家住江蘇省海門市的申請人程某一家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程某是南寧市江南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交通肇事案的被害人張某某的妻子。張某某身故后,收入微薄的程某獨自挑起了撫養孩子和老人的重擔,生活陷入困境。
今年2月10日,程某先后向南寧市檢察院、江南區檢察院提交司法救助申請。但受疫情影響,南寧檢察機關難以派員赴外省開展入戶調查。為此,江南區檢察院委托江蘇省海門市檢察院深入鄉鎮、社區,調查核實申請人身份信息和家庭情況,收集完善相關救助材料。
3月4日,南寧市檢察院檢察長黃建波和南寧市江南區檢察院檢察長玉明建,一同通過12309檢察服務中心遠程視頻接訪系統,連線遠在千里之外的程某,并對司法救助有關問題進行核實和解釋。之后,黃建波現場宣布給予程某等人15萬元司法救助金的決定。
融情理法于一體的檢察聽證在提升辦案透明度、化解社會矛盾、息訴罷訪等方面成效明顯,是提升檢察機關辦案質效的重要方式。在南寧市興寧區人民檢察院的12309檢察服務中心,一間建設規范、功能齊全的檢察聽證室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自治區檢察院第十檢察部主任曾軍寧介紹,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張軍檢察長明確要求大力推進公開聽證工作,并將其作為常態化辦案機制來抓。對一些疑難復雜的、久訴不決的,或者重大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案件,還有申訴人對案件辦理結果不服,主動提出要求公開聽證的,征得其他當事人同意的,就要進行公開聽證,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專家學者、律師等第三方作為聽證員參加,讓公平正義真正能夠看得見,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得到。此次檢察宣傳周,廣西檢察機關將舉辦14場公開聽證會。
智能接訪機器人、網上信訪專窗……在自治區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細心的代表、委員們發現了一些不同之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自治區檢察院借助智慧檢務科技應用,推進12309中國檢察網、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遠程視頻接訪、一鍵式掌上檢務平臺的完善與應用,積極打造網上信訪主渠道,提升網上信訪好用管用實用的體驗效果,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睓z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得益于12309檢察服務熱線“24小時在線”,實現了疫情防控與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兩推進、兩不誤。
今年1至5月,廣西檢察機關共回復、答復群眾信訪10436件,其中短信回復答復3964件,占比最大。短信回復更能體現“短、平、快”效果,最快時間內讓信訪群眾獲知檢察機關辦理情況的回復、答復。
“群眾的件件來信都寄托著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與期盼,可以說,辦信就是辦民生。檢察機關不畏難,不推脫,把來信回復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溫度,非常不容易!比珖舜蟠、最高人民檢察院特約監督員,廣西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副院長朱惠英如是說。
高效、便捷、暖心——這是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檢察院特約檢察員莫煩給出的三個關鍵詞:“這是我第一次走進12309檢察服務中心,我看到了廣西檢察機關在辦理信訪案件,回應群眾訴求方面的高效,感受到檢察機關主動把檢察工作融入全面依法治國等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體現!
“通過今天的參觀,我發現最高檢之所以敢做出‘件件有回復’的承諾,是因為有一套完善、有序的機制,以及強大的執行力。這不僅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更體現了司法為民的檢察擔當!弊灾螀^人大代表、桂林廣播電視臺《身邊》欄目主播劉楠楠對“件件有回復”制度落地見效給予了肯定與贊揚。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統一部署和安排,廣西檢察機關從6月8日至6月12日開展為期一周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新時代檢察宣傳周活動,充分展示廣西檢察機關司法為民的做法和成效,重點推介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案件公開聽證、開展專項檢察活動、12309檢察服務中心建設等情況。當天的主題開放日便是檢察宣傳周的一項內容。